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
About
Choose Language — UK China Korea Japan

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mpany.

  • 经正式许可发行的EMI全真空管传统唱片 ,由第一代模拟母带直接灌制。
  • 单声道唱片的刻制使用了1950年代的Lyrec / EMI真空管磁带机和Ortofon DS522单声道刻纹头。
  • 手工精制唱片封套,使用老式凸版印刷程序忠实重现原貌。
  • 严格按照每期300套限量发行,并且逐一编号。
  • 由最具声望的古典乐演奏大师录制的最为世人所追求的“神圣级”作品。

响亮投资

自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后,“唱片”几乎立刻成为人们钟爱和崇拜的对象,一直延续至今。从那时起,不论是蜡筒唱片、虫胶78转唱片,或是黑胶唱片,人们尊崇和收藏唱片的理由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甚至常常有些古怪:有些人是为了纯粹的审美和音乐研究,有些则是出于对珍稀和深奥唱片的痴迷甚至是狂热的占有欲。然而,对很多真正的音乐发烧友来说——特别是那些酷爱古典音乐极品的乐迷,他们最钟爱的是黑胶唱片,这也是音乐鉴赏家们永远不变的选择——唱片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它完美结合了历久弥新、精妙绝伦的录音室演奏与高级模拟录音和后制程序。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早期代表着唱片收藏家们名符其实的圣殿,是乐迷们梦寐以求的无与伦比的古典音乐聚宝盆,不仅曲目华丽,艺术性强,更以模拟技术忠实、敏感、高水平地重现了音乐,从而受到乐评家和收藏者的一致推崇。然而,这个丰富的宝藏近年来却鲜为世人所见。的确如此,最受人追崇的黑胶唱片绝大部分都几十年没重新发行过了。因此在这个年代熠熠生辉的宝藏中,那些原版黑胶专辑唱片近年来就有了可遇不可求的神圣级的地位——而每当它们偶尔显露真容,便会在收藏家之间以天价易手。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能了解 Electric Recording 公司是多么大手笔。他们精选重要作品集几乎清一色是上述“黄金年代”的作品,授权重新发行品质足以满足发烧友的黑胶唱片。他们使用了老式感应式全真空管设备来重新灌制这些唱片,同时忠实地复制了手工精制的凸版印刷封套。这次豪华再版以无比的细心照顾到了每一个细节——因此注定会令全球的古典音乐唱片爱好者振奋不已。

这次重新发行得到了原版权所有者的完全许可,唱片平分为单声道和立体声两类(原始作品集也是如此),并在未来五年内定期发行,每期严格限量300套,并且逐一编号。在计划发行的许多精彩作品中,有一些目前极为珍稀的、由最具声望的古典乐大师演奏的作品专辑,如小提琴演奏大师玛茨(Johanna Martzy)、柯岗(Leonid Kogan)和维多(Gioconda De Vito),法国乐派钢琴家莱菲比赫(Yvonne Lefébure)和瓦伦丁(Germaine Thyssens-Valentin),以及大提琴家史塔克(János Starker)等人演奏的一些标志性的作品。

Electric Recording 公司是Electric Mastering的下属公司。它是伦敦最重要的模拟录音后制工作室,拥有令人肃然起敬的收藏,包括经完美还原并精心保养的上世纪五十、六十及七十年代的老式真空管设备。事实上,Electric Recording 公司是二十一世纪唱片业的一个神奇异类,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使用这种设备的营业公司(严格按照半个多世纪前受过严格训练的录音师规定的方式使用)。这种设备能保持声音透明度,毫无束缚地忠实再现任何当今广大音乐发烧友依然热爱的古典乐专辑。因此不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录音师技艺方面,Electric公司都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来为这些珍贵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丰富、精准地再现这些音乐,完全展现其中的细微精妙之处,品质绝不逊于那些已发行半个世纪之久的EMI珍贵原版唱片(如果你有办法找到、并且并买得起这样一张完整无损的唱片拿来比较的话)。

为何要如此大费周张,用要求很高的旧技术重新发行五十年前(或更久前)的作品?音乐发烧友的鉴赏力就是答案。虽然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厂牌音乐库中有些作品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被零星重新灌制过,然而几十年前的真空管设备那时已被完全采用晶体管的刻录系统所取代。对很多音乐鉴赏家来说,晶体管唱片的音色缺乏真空管唱片的那种魅力、温暖和微妙之处。确实如此,那些古典乐狂热爱好者都对用晶体管方法重灌的作品敬而远之,因为他们清楚知道,最初的古典乐作品录制于20世纪中期模拟录音技术的鼎盛时期,使用了最先进的真空管采音设备。得益于精准的真空管电路和后制刻纹机,这些录音很自然地拥有温暖的音色和细腻的动态表现。

为实现严谨的声学效果,Electric的录音师直接使用了弥足珍贵的最初录音母带,以保证在每一个环节都使用最纯净、和谐的方法。全部声音信号都经过真空管电路录制,避免使用任何晶体管或数字处理程序,以保持最初录制作品时全部采用了真空管录制系统这个重要特色(当然,现代后制套件所使用的电子管和数字设备,在录制音乐的过程中都采用了后来的机械方法)。这是个难度很高的技术任务,完全是出于对唱片业的真正热爱。

在这个数字重灌时代,即使是在多个不同地点录制的严重不均匀的母带,也可以用快速处理软件如变魔法般瞬间将其均质化。因此也许有些人觉得奇怪,为何Electric公司的工程师不采用这种技术或任何后期均衡处理技术,反而愿意保留原始录音母带的真实性,甚至是特异性——这些作品在不只一个国家的多间录音室录制。他们忠于原母带的制作价值,而不是留下当代母盘刻录师的个人印记。确实,他们别无选择。这是该项目的一个必然要求。任何其它做法无异于用松节油来清洁一幅珍贵的油画。为确保忠实,不产生任何损失,他们在每次母盘刻录时都使用EMI原版唱片作为参考。他们的指导原则是,不论原始母带上有什么,都必须忠实地转录到黑胶唱片上。这既是出于保持唱片遗产纯粹性的考虑,也同样考虑到了颇具理论和主观色彩的音乐“完美性”。

对于单声道母带,录音师使用了老式的丹麦Lyrec真空管盘式磁带录音机和Ortofon真空管刻纹机——这些设备由同一家要求严格的制造商制造(Ortofon著名的Dr. Schlegel品牌是动圈式刻纹头的先驱,二战结束后在母盘刻录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60多年来,该公司一直保持着其真空管录音刻录技术领导者的地位,生产的刻纹机是专业母带刻录工程师的最爱)。立体声母带的重灌也采用了老式的Neumann和Lyrec真空管刻纹机,以及另外一项罕有的技术:强大的EMI BTR2真空管盘式磁带录音机。这是种非常出色和功能强大的设备,在母带制作圈里享有如此盛誉,甚至连EMI的死敌Decca公司也一度非常信赖这个设备。BBC、IBC,以及其它一些公司,当然也包括EMI自己的爱比路(Abbey Road)录音室,也是该设备的拥趸。

为进一步加强Electric公司本次重新发行的完整性和真实度,这些重灌唱片甚至会以分量十足的发烧友唱片压制。同样,手工精制的豪华唱片封套则完全复制了最初的图标、鸣谢名单以及精炼的内页文字,完全摒弃了现代复制技术,煞费苦心地使用了黄铜凸版印刷程序,由一家技艺高超的专业印刷公司生产制作。

广大收藏家、音乐鉴赏家和发烧友们终于可以不必再抵押他们的房子,就能欣赏到这些经久不衰、长期以来难觅芳踪的录音作品,享受到与当初录制时同样的音效、视觉效果和风格。

大卫·谢泼德(David Sheppard)

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mpany 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mpany 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mpany 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mpany 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mpany 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mpany 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mpany 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mpany

The Electric Recording Company
123 Westbourne Studios
242 Acklam Road
London
W10 5JJ

Email: info@electricrecordingco.com
Phone: +44 207 524 7557

Privacy Policy
Electric Mastering